close

變遷中的巴拉冠:初鹿部落的影像紀錄(1930~2013)

Michang米將*

本論文非以文字方式論述,以影像紀錄來呈現,探討Ulivelivek(初鹿)部落巴拉冠變遷的歷史軌跡。

 

影片分為三大部分:

1.日治時期之巴拉冠(1930~1945

2.戒嚴時期之巴拉冠(1950~1986

3.原民意識抬頭時期之巴拉冠(1980~2013

關鍵字: 影像記錄、Ulivelivek(初鹿)、巴拉冠

說明:

一、初鹿部落之巴拉冠建築最早出現在影像約在日治時期(1930年間),當時位在部落入口處,為一傳統茅草建築,其功能最主要是抵擋外族入侵部落。根據長老引述:因土地被漢人登記故遷移至部落的上方處,改建成較堅固的木造建築,後來也因地方仕紳私下買賣土地,故巴拉冠又被迫遷移至日治時期建造之會館所在地,直至國民政府統治台灣初期(1950~1990年),族人皆在此處舉行傳統祭典,後又因於1990年間,卑南鄉公所未與族人協商,逕自建造卑南鄉立圖書館,部落頓失巴拉冠,傳統祭典無法延續。當時正是台灣原民意識抬頭之際,經族人齊心合力至卑南鄉公所抗議,爭取到現今巴拉冠用地,首開卑南族第一個用集體力量爭取巴拉冠之先例。

二、從以上巴拉冠變遷過程,不僅用地更換,建築外貌跟著不同之外,其內在巴拉冠文化也在改變。

日治時期(1930年)巴拉冠僅限於男人在其中活動,女人僅能站在外圍,隨著巴拉冠處所的變遷,會館時期(1950)的巴拉冠已不具巴拉冠的功能,它成為一處多功能用途之所,平時是托兒教育的地方,也是村辦公室,同時也是原漢族群開會之處所,只有在夏季收穫節跟冬季年祭時,才能看到部落祭典文化在這裡有一絲喘息空間。1991年之後經族人爭取的巴拉冠用地,有更多的自主空間,除了建造多功能的用途之外,同時隔出一個空間作為男人聚會的處所,傳統巴拉冠文化再現生機。

探討:何謂巴拉冠文化?

巴拉冠文化隨著建築物的改變,其傳承文化的型式也在改變嗎?

初鹿巴拉冠土地建築物的改變,原先只作為男人教育處所,演變成開放不同族群、不同性別、不同年齡階層的人進到這個場域,學習傳承部落的文化,首先1980年初期由女性發起的青年會,承接了傳統巴拉冠文化斷層的工作,1991年青年會的組織更拓展到青少年會,而中壯階層成立協會專門對外爭取資源,年長一輩的成立委員會,擔任文化諮詢角色,從這個角度,巴拉冠內部文化傳承的型式已經有很大的改變。近年來由一群青少年發起的跨部落成長營,進而帶動之各部落文化成長班,是新一代自主學習文化的成長團體,有別於傳統由上往下的教導機制。

縱觀,巴拉冠文化在短短的八十年間(1930~2013),其內部呈現有機的生態在轉換及成長,也許未來十年、二十年,必然會以我們無法預知的型式來傳承部落的文化。

 


*原住民族電視台 文字記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卑南學研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