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族Puyuma(南王)部落喪葬禮俗變遷與適應

*

摘 要

現今臺灣社會普遍的喪葬禮俗,已隨著時代變遷、中西方文化的元素加入、及邁向客製化的殯葬事業發展等,已多相互融合且趨於以宗教來作為分類的基準。臺灣原住民特有的喪葬禮俗,也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及國家政策、宗教移入等因素,自日治時期以來,面臨內部體制瓦解及變遷的適應。本文以卑南族Puyuma(南王)部落自日治時期的死亡喪葬禮俗至今,試以討論在不同時代及宗教信仰、組織結構與社會機制等因素下,所發展出的適應及改變。並討論在祖靈崇拜的信仰根基上,卑南族Puyuma(南王)部落如何在這些變遷下,融合出現今所呈現出來的社會適應及族群認同。

關鍵字:卑南族、喪葬禮俗、祖靈崇拜、適應

一、前言   

 現今臺灣社會普遍的喪葬禮俗,已隨著時代變遷、中西方文化的元素加入、及邁向客製化的殯葬事業發展等,已多相互融合且趨於以宗教來作為分類的基準。臺灣原住民特有的喪葬禮俗,也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及國家政策、宗教移入等因素,自日治時期以來,面臨內部體制瓦解及變遷的適應。

    卑南族Puyuma(南王)部落,為卑南族之卑南社,自1929年遷徙到現今的行政區南王里。筆者試以自身是卑南族南王部落人,且去年也是喪家的身份,歷經的喪葬儀式與卑南社會的互動,加上文獻查證、其他喪家及耆老的訪談,以卑南族Puyuma部落自日治時期的死亡喪葬禮俗至今,試以討論在不同時代及宗教信仰、組織結構與社會機制等因素下,所發展出的適應及改變。並討論在祖靈崇拜的信仰根基上,卑南族南王部落如何在這些變遷下,融合出現今所呈現出來的社會適應及族群認同。

    由於日治時期及之後關於卑南族喪葬的文獻數量不多,增加書寫上的困擾,除了找尋相關文獻之外,也盡可能收集耆老的口述記憶來輔以重塑,因此本研究仍有不盡周詳之處且尚在繼續書寫發展中。

二、卑南族人的宇宙觀與喪葬禮俗

(一)卑南人的生命宇宙觀

    生命的盡頭就是死亡,這是一般人無法改變的事實,儘管透過宗教信仰的知識,讓人相信人死後仍有一個世界,認為死亡只是一種身體的質滅,確不代表靈魂的消失。卑南人相信人死後,靈肉分離,肉化為土,靈升騰歸天。頭目、巫師及不知女色者之靈昇入天堂,而凡人之靈則入人世、或入犬界......因而他們認為世上會有長像與已故者類似的人(河野喜六 20001915:313)。關於靈魂的說法,卑南人認為一個人的生命泉源在於靈魂tinabawan。魂,分別位於頭部及左右肩膀,右肩靈魂善,左肩靈魂惡,或是只在頭部,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位於頭部的靈魂是最重要的,也是祈福與增加力量的主要對象;頭部的靈魂若暫時離開即是作夢的原因,而若是左右肩的靈魂離開太久就會生重病;靈魂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強壯。人一但過世,即成為死靈biruwa,並死靈會到另一個世界去(biruwaruwa),成為祖先的一群並與留在世間的後代福禍有相關,不但有庇佑的關係,也會因為祭祀的疏忽而懲罰,但唯有意外死亡的靈魂不一樣,他們被認為有不同的路且也不與自然死亡的祖先在一起(陳文德 2010)   

(二)喪儀的過渡

     A.Van Gennp(1960)V.Turner(1967)主張人生過程中不同的階段因著「通過儀式」的結構,而不斷的進行轉換。通過儀式中的三階段:分離(separation)、過渡(limen)、整合(aggregation),喪葬禮俗就具有一種「過渡」的功能,而除喪是一種在整合階段中,重新轉換角色的儀式(楊士賢 2008)。卑南族人對死亡所帶來的穢氣,需要透過除穢及分界隔離的儀式,來分別生者與亡靈的界線,又以帶穢的身分而受到參與公開活動的限制,並成為一種守喪的社會規範,直到年祭的除喪儀式結束,才又回到正常的社會角色與生活模式。   

(三)適應

   Gould and Kold (1974: 9) 對於適應的定義,乃指個體建立和維持其與環境間一種和諧或穩定關係的過程,以及取得這種關係的條件。……其中個體不見得必須順從於環境,其亦可以轉變環境(楊智翔2006)Chiao1973)在卑南族利嘉部落對於葬禮儀式的分析中發現,在當時不到一千人的部落裡面卻有五種不同的喪禮儀式,包含西洋宗教的天主教及基督長老教、漢民族及日本的、排灣族的及自己本身的儀式,而Chiao認為當時日本政府禁止室內葬,而規定要葬在規定的公墓,但利嘉卑南族人卻不因此影響喪儀整體的系統,反而因此有助於創新的儀式產生。從人類學家的觀點而言,適應可以廣泛的定義為個人或人群為了維持生存,必須想出一些方法去面對不同的環境狀況的歷程,這個名詞也可以用來止這種過程下的最終產物,及某些特定的行為及社會制度或具象的結構(Michael C.Howard 1997:993) (楊智翔2006)。卑南族Puyuma部落,從文獻上的記載可以發現日治時期之前就存在的室內葬,日本政府以其風俗慣習,覺得室內葬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加上衛生問題為由,廢除了卑南族人認為家人就算死後也要同住一室的室內葬(陳文德 2010:43;陳玉苹 2013:19),面臨這個重大的改變,再加上外來宗教進入及社會型態由農業轉為工業社會、外來移民增加並原來的文化已成為少數族群的殖民文化等,如何在適應大環境之下,發展出自身也可以認同的喪葬儀式,適應的過程中,不難看出喪俗儀式的演變也發現涵化 (acculturation)及同化 (assimilation)的現象。

三、卑南族的喪葬過程

(一)瀕死前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中記載:「以左手握著死者的右手,以右手撫摸其手掌三次後手壓自己的胸部,這是想把死者之智慧及力量轉給自己」(河野喜六 20001915:314) 一般是指生病或自然老死的人,不包含意外死亡,若這位將死之人具備一些才能,如擅長狩獵或織布等,或是具有好的性格或是聰明有智慧,親人通常會在瀕臨死亡或剛斷氣時,在他床榻前拉著他的手,順著手臂到掌心滑向自己身體這側的動作,意思是一種向這位將死之人身上的才能,乞求可以移轉或留下給自己的象徵。比對關於卑南人對於靈魂的說法,右肩是屬於善的靈魂,而延伸下來的右手,則是可以透過撫摸順向自己的方式,將善的靈魂或是才能轉換到自己的身上。目前這個細微的動作已經不太被記住及執行,也許是因為懂得這個動作涵義的人不多,加上現代人通常都不太會將遺體靜置太久,而殯葬公司的人員將遺體放入冰櫃時,也不再有機會碰觸到亡者。

(二)喪期期間

 1.遺體的安置

 只有生病或自然老死的族人,可以在家中處理這個過程。初斷氣之時,死者的女性親人給予死者換上生前喜歡或準備好的衣服,而通常置放在家中的客廳並躺在舖竹蓆的地板上,親人便在死者身邊送別。這個過程在過去的社會,是由親族或部落來擔任的工作,現在則有些會由殯葬公司代勞。  

……………………………..(以下省略,全文詳見卑南學彙編第一輯。)

(三)出殯下葬

(四)分界與除穢

(五)除喪

四、喪葬禮俗的變遷與適應

(一)從室內葬到室外葬---「家」的社會文化意義

(二)傳統祖靈崇拜之外的宗教影響

(三)體制法令對下葬的改變與影響

(四)殯葬事業的發展與卑南社會的影響

(五)以喪葬禮俗在原漢混居中尋求族群認同

五、結語

 


*卑南族南王部落(puyuma)人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班,本文曾於2013105日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之年會上口頭發表,筆者感謝蔡政良老師在文章處理的建議與指導,也感謝在寫作期間給予筆者豐富田野資料的耆老們、及共同參與2013年年會的組員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卑南學研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