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變與不變:試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異研究

*

 

臺灣在日治時期即已有學者開始記錄台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故事;宋龍生將1912年起至1960年,日本學者所記錄的神話傳說,與自身從19601997年所累積之田野筆記,以「二兄弟」為主人公之卑南族神話與傳說之分成三階段,整理出多個版本有關於卑南社群起源神話,總稱之為「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本文選擇以宋龍生「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之相關出版,觀察口傳故事出版上之變異。

本文選擇以宋龍生「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之相關出版,觀察口傳故事出版上之變異。敘事者因應環境的選擇,表現出口傳故事的變異:包含故事的命名、口傳情節會因應研究者(編者),在不同出版採取不同詮釋。而既使同一作者(編者)在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詮釋,如林志興1998年《卑南遺址的故事》、2002年《神祕的月形石柱》。而以新型態圖畫書出版的口傳故事,讓「卑南二少年英雄」有了具體的形象,是否也和傳統口傳相呼應。

關鍵詞:卑南族、口傳故事、口傳故事變異、圖畫書

一、前言:

口語傳統是個豐富的知識資料庫,在無文字的部落社會生活中,口語表達是個最重要的溝通型式。瞭解觀察一個人群、民族或地區的某種世界觀、生活觀,口傳資料常是一個很重要的對象,特別在無文字的傳統社會,口傳資料更是主要的研究對象與材料。研究卑南族的學者宋龍生曾指出他收集卑南族神話、傳說與故事的主要動機,從中即可了解口傳資料的重要性。

若我們能將一個民族社會所有或大部分的神話、傳說與故事,放在一起來看視,則我們將可看到一個更完整全盤的族群內部的宇宙觀、價值系統、生活的典範、真實的歷史面貌等等的民族文化內涵。(宋龍生,1998

對於口耳相傳的口傳,胡萬川(20048-1128-33)指出不同的空間、時間場域及個人風格等因素,受到不同的敘述者和觀眾互動氛圍,形成某一種故事傳統或敘事主題的變異表現。但是這個變異並不是口傳文學的本質,是一個「積極的敘事者」敘事表現的變異,其實只是緣自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知識庫(某一種故事傳統或敘事主題)的隨機呈現,換句話來說,源起於某一特別文化土壤的根莖是穩定的,但表現在外的枝葉卻是可隨風勢搖擺,或因季節變色。也就是說口語故事表現的變異,特別是在積極敘事者的身上,變異不是記憶的遺忘作用,反而是因應環境的選擇表現。但在變異性的表象下,其實仍然有其穩定性。

臺灣在日治時期即已有學者開始記錄台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故事[1];宋龍生將1912年起至1960年,日本學者所記錄的神話傳說,與自身從19601997年所累積之田野筆記,以「二兄弟」為主人公之卑南族神話傳說之分成三階段[2],整理出多個版本有關於卑南社群起源神話,總稱之為「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3]。他歸納出共同女主角tataglau為卑南社漂亮女子,生下三兄妹,三兄妹離家去找外祖母,但途中妹妹不幸而死,兩兄弟為妹妹復仇之故事。宋龍生先後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之邀出版《台灣原住民史 卑南族史篇》、《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六輯》,其中許多有關卑南族之起源敘述皆引自上述文獻。

林志興於19982002年以圖文並茂之圖畫書形式出版《卑南遺址的故事》、《神祕的月形石柱》,內容改編自宋龍生(1998年)採集之卑南族神話,讓口傳從傳統的口耳相傳,加入「文」、再加入「圖」的詮釋,自此「卑南二少年英雄」開始有了具體的形象,圖文的出版讓口傳故事添加了另一種變異,但口傳變異在此似非記憶的遺忘作用,而是另一種敘事者因應環境的選擇表現。

本文選擇以宋龍生「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之相關出版,觀察口傳故事出版上之變異。口語故事表現的變異,特別是在積極敘事者的身上,變異不是記憶的遺忘作用,是因應環境的選擇表現。敘事者因應環境的選擇,表現出口傳故事的變異:包含故事的命名、口傳情節,會因應研究者(編者),在不同出版採取不同詮釋。而既使同一作者(編者)在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詮釋,如林志興1998年《卑南遺址的故事》、2002年《神祕的月形石柱》。而以新型態圖畫書出版的口傳故事,讓「卑南二少年英雄」有了具體的形象,是否也和傳統口傳相呼應。

二、關於二兄弟口傳故事:

日據時期殖民帝國對臺灣原住民進行廣泛的田野調查工作,其中包括許多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的材料。關於「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口傳故事採集,筆者初步的整理日據時期的資料:佐山融吉之《蕃族調查報告書》、1915年起之《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1923年《生番傳說集》、1935年小川尚義、淺井惠倫《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D.Schroder19641966年赴卑南族採錄神話與傳說,之後在1981年於德國出版《古人之話:知本卑南歷史故事》。

宋龍生將1912年起至1960年日本學者所記錄的神話傳說,與1960年至1997年自身累積之卑南族之田野筆記,以「二兄弟」為主人公神話與傳說,分成三階段,總稱之為「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包含下列子題:

(一)日據時期19121960年佐山融吉卑南族卑南社歷史口碑、河野喜六陰部長齒的女人

(二)1963年報導人陳貴英卑南的起源、報導人陳天財卑南的起源

(三)199496報導人陳光榮卑南部落兩兄弟的神話1995年報導人林仁誠上部:卑南少年英雄傳下部:拉拉鄂斯raranguus震毀錄[4]

「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除宋龍生引用日據時期文獻研究外,尚有學者尹建中編《台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文學史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等。上述文獻引用日據時期文獻,雖文字敘述上不盡相同,故事情節相較差異並不大,但因篇幅及相較其他版本之差異,筆者選擇以1994年尹建中編《台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呈現故事全貌。

在知本社南方海岸的Banabavhiyan有一塊大石,據說卑南社的祖先是由長在石上的竹子中產生出來。竹子上節生男子叫Gomaraeru,下節生出女子叫Gomuseru,他們結為夫婦後,遷到Puyuma創立了卑南社。到第三代時出現了一容貌豔麗的絶世美女-Tadokurau,她嫁了好幾個丈夫,但丈夫都早死,探究原因後才知其陰部長了牙,父母視為莫大的羞恥,將她裝在木箱裡偷偷丟於卑南溪。後來漂到知本海岸為同社蕃人拾獲救起,她將漂流之因俱實以告,引起同蕃人Sikasigao的惻隱之心,為她拔掉陰部的齒並與她白頭偕老,生下兩男兩女,次女嫁給知本社人,此時父母雙亡,其餘三名子女乃回到卑南社老鄉。一天他們到卑南溪洗衣時,長女被大蛇吞殁,同行的兄弟當時不在身旁就先回家了,事後才知大蛇吃了姊姊回到猴仔山西方岩底的洞穴,乃帶了蕃刀將大石一分為二殺了大蛇,報了弒姊之仇。蕃社的人忌諱不吉拒絶他們回到社裡,不得已只好到距社北方約兩里的地方。後來,弟弟迫於饑餓偷了AMI族人的蕃薯而被捕,哥哥為了弟弟作了一個大風箏,將線綁在加路蘭附近海岸Buraturatuto一地的石岩上,放風箏在猴仔山的天空,弟弟一看到風箏上自己的衣服就攀上線因而獲救。他們乃在Buraturatuto建屋住下,卑南社的叔父聞訊趕到,兄弟倆難解不容於社的夙怨,憤而殺了叔父。後來兄弟倆因足痛雙雙臥病在床,一隻叫Togoeru的小鳥說這是天罰他們的弒親,只要作弓射羌祭祀亡靈便能痊癒,兄弟照作木(果)然奏效。他們為報被AMI族人捉捕之仇,乃祈天發生地震,結果也震死了

……………………………..(以下省略,全文詳見卑南學彙編第一輯。)

三、同一作者詮釋的改變

四、「聽傳說」到「看傳說」的改變

五、結語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1]浦忠成(2006),〈台灣原住民神話傳說與故事現況縱論〉總體來說人類學和語言學的調查與探討比較早,對於台灣原住民神話傳說故事,人類學者多半以在文化體系所擔任的功能進行詮釋,至於台灣原住民部落神話調查研究則從日治時期即已展開。

[2] 宋龍生(1998)《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六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3] 卑南族流傳之〈二兄弟〉神話故事,學者以〈陰部長齒的女人〉、〈祖母的詛咒〉、〈卑南少年英雄傳〉、〈二兄弟故事〉等為故事命名,為讓文章前後不混淆,皆以「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稱之。

[4] 宋龍生將報導人林仁誠口述「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分為上、下部,筆者後面的書寫將省去上、下部以利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卑南學研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