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名制與社會生活──卑南人的例子[1]

個人名字常被視為是標示個人性、社會身份的標誌或者作為社會文化認同的重要機制。臺灣原住民族菁英在一九八0年代呼籲恢復個人姓名、家族名、部落名以及以「原住民(族)」取代「高山族」即為一例,此「正名運動」也被認為是原住民族文化復振的重要歷程。不過,位於臺灣東部的卑南族(pinuyumayan)的情形有些不同。習俗上,他們認為直接稱呼一個人的個人名字是沒有禮貌的,不論當事者是否在場;反之,他們認為這是鄰近族群(例如阿美族)的特徵,而且對此表示輕蔑。

本文以普悠瑪(南王)部落為主,並且參考其他卑南族部落的例子,指出個人名字作為名制的一部份,會隨著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而為其他稱呼方式取代,同時藉由分析生命過程中名制的使用方式,將親屬、聚落等不同的社會領域連結而提供整體性思考社會文化的可能。

關鍵字:卑南族(pinuyumayan)、名制、親從子名、人觀、生命過程

 一、 前言

個人名字是一個普遍見於人類社會的現象,也常被視為是個人性(individuality)、社會身份的標誌或者作為社會文化認同的重要標誌。臺灣原住民族菁英在一九八0年代呼籲恢復個人姓名、家族名、部落名以及以「原住民(族)」取代「高山族」即為一例,此「正名運動」也被認為是原住民族文化復振的重要歷程(參閱王雅萍1994Ku 2012)。然而,從已有民族誌的研究來看,個人名字的構成與重要性因不同文化而有差異(Bruck and Bodenhorn 2006; Tooker and Conklin 1984; Wilson 1998; Zheng and Macdonald 2012)。例如,阿拉斯加的Inupiaq人認為,指稱個人的名字有本名與綽號兩種:前者通常襲自祖先或長輩,隱含著以往的社會關係,而且也用來解釋當事者的行為舉止,是對Inupiaq人的稱呼;後者則是用來稱呼非Inupiaq人(Bodenhorn 2006)。臺灣的阿美族的情形有些不同,他們可能以長者或祖先的名字稱呼外人、將之納入,至於族人之間則不乏以綽號稱之(參閱黃宣衛2005)。

再者,個人名字的意義與重要性也可能因為個人生命過程而有所改變。例如Rubie S. Watson1986)在香港新界的研究指出,漢人社會的男子隨著年紀漸長而有更多的名字(包括別名、字、綽號等),這代表著他的社會地位;反之,女子的個人名字則逐漸消失不用。換句話說,兩性的差異也呈現出漢人的人觀的特徵。不過,這些例子都認為名字是構成一個人的重要部分。相對於此,親從子名(teknonym)呈現出另一種情況。例如,蘭嶼的雅美(達悟)人,有了子嗣以後,夫妻就以長嗣的名字分別稱之,例如著名作家Syaman‧Rapongan,意思是Rapongan的父親。有了孫輩之後,再以長嗣的長嗣之名稱之,即Siapen加上前者的名字。反之,即使年紀很大,如果沒有子嗣,也仍以未婚身份的「Si」加上本名稱之。[2]

卑南族也有親從子名稱呼的習俗,其實質意義不一定同於雅美族。值得注意的是,罕見以本名稱呼個人。日本學者在他們的報告已注意到不呼其名的特性,儘管其中的記載有待商榷(詳見文後),河野喜六這樣描述著:「本族的習慣是特別尊重本名,平時的稱呼則使用綽號、職名、敬稱。使用本名是在Takubakuban,或者最遲至myabetan時期,之後則以沒有自己的綽號為恥。因為沒有綽號是限於兒童時期,因此成為Takubakuban後,即想要有自己的綽號,以免他人輕視。綽號最初是由其所屬級長獲上級者之maiDangbangsaran來使用,以後逐廣泛地為大家所使用。雖然有了綽號而他人仍直呼其名時,就與那人約定在大狩獵之獵場上或在勤務上決勝負,然後以忍耐、機敏、勇敢來屈服對手而讓他不再稱呼其本名。他們避諱稱呼本名的情形如此,從前即使對官方公署也仍使用其綽號,本名則完全只有家屬中之尊親使用而已。其風俗是稱呼別人時,首先叫綽號,有同名不同人而怕分不清時,以稱呼家名來表示。通常沒有家名時,才不得已直呼本名」(2000 [1915]312,黑色強調部份是筆者所加;另見蛸島直1997)。 [3]

本文即以卑南族為例,綜合筆者的田野以及已有的研究,指出卑南族個人名字是名制(naming system)的一環,但是就如河野喜六前述,是有其使用場合的限制(例如限定在家中,而且是尊親對於己身的稱呼)。同時,稱呼方式係隨著一個人的生命過程而有所改變。要言之,這實已凸顯出社會性是構成卑南人「人觀」的特徵。

筆者之所以會注意到這個問題,是與切身的田野經驗有著密切的關係。為了便於文後的討論,第二節先描述筆者一九八0年代初期在下賓朗、普悠瑪的經驗與當時的一些反思,說明筆者為何在時隔近三十年後以此為題,以及此段期間如何思索卑南族社會文化的特徵。第三節則回顧卑南族名制研究的文獻,特別指出以往的研究不但較少提及親從子名等特徵,[4]也忽略個人──尤其男子──的名字會隨著生命過程而有所改變,而且這樣的改變有其重要意涵。因此,第四節進一步從生命過程(life course)的觀點,描述卑南人成長過程的理念形型態,彰顯出家與部落之間是一個斷裂又關連的過程。「結論」一節則討論卑南族名制研究的民族誌與比較意涵。

二、「我是誰?」卑南族與阿美族的田野經驗與反思

時序往前推到198411月。筆者在完成臺東縣長濱鄉寧埔村膽曼阿美族親屬研究的碩士論文後,因為參加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劉斌雄與石磊兩位共同主持、中國人權協會委託的「臺灣土著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計畫,來到卑南鄉賓朗村下賓朗聚落。隨後筆者住到當地一位族人在聚落中的一間空屋,藉由參與他們的活動而逐漸與下賓朗族人熟悉。[5]筆者在初期田野過程中一個最深刻的經驗是,當地族人非常客氣且有禮貌地以「陳博士」、「陳教授」、「陳老師」或「陳先生」等方式稱呼筆者。下賓朗以及之後接觸的普悠瑪族人得知筆者先前在阿美族待過時,曾多次告訴筆者說:阿美族人沒有禮貌,怎麼連自己的長輩、兄姐或比自己年紀或年齡大者,都直接稱呼名字?

這樣的經驗的確跟接觸膽曼阿美族的情形有著很大的對比;筆者停留在膽曼沒多長時間,就有了一個阿美族的綽號,而且隨著在當地居住時間越久,老人也開始以筆者住處的老人的名字來稱呼筆者,彷若是老人的孫子。[6]同時,也因為阿美族年齡組的會所制度的特徵,筆者很容易找到部落活動的伙伴,亦即,屬於某一個年齡組(kaput)的成員。[7]反之,筆者在卑南族這麼多年,但是迄今沒有卑南族名字,熟識的長者是以「文德」的日語發音「...(.)」或如kalunungpaTapangkinaburaw等成人會所的名字來稱呼筆者。即使到今日,族人並不認為筆者是特定住家的成員。

……………………………..(以下省略,全文詳見卑南學彙編。)

三、卑南族名制研究的回顧

四、 從有名字到無個人名字:卑南人的生命過程

1)嬰兒期

2)兒童期:以住家為中心

3)青少年期:住家之外的集體生活

4)成年期與中年期:婚姻、家的建立與部落生活

5)老年期:家與部落的中心、人與神之間的媒介

五、 結論:名制與社會生活

 

 

 

[1]本文部分資料來自〈什麼是「家」──卑南人的例子〉以及‘Changing Name, Changing Personhood: The Case of the Pinuyumayan (Puyuma) People in Eastern Taiwan’以及先前的著作,筆者感謝卑南族人長期以來的協助,也謝謝許平相、李秀妹、王秀美等族人提供訊息,以及巴代邀請參與第一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文章修改過程中,也謝謝李文窈、謝以萱與鄭依憶提供的意見。本文的拼音採2005年以前使用的書寫系統(參考陳文德2010a165-166)。由於卑南族部落之間存在差異,而且習俗也隨著時代有所改變,本文所述不盡然適用於所有卑南族部落。即使如此,文中的描述有其互相參照的意義,可引發後續的討論。聯絡方式:ch1803@gate.sinica.edu.tw

 

[2]余光弘(2004138139)指出,長嗣存在但未婚或已婚未育,當事者夫妻的名字僅能保持為「某人之父/母」的身份,並不能因為次嗣已有子女而更名。若長嗣終身未婚,則當事者亦沒有再次更名為具有Siapen的機會。長嗣若比當事者先亡,次嗣始昇格為長嗣,而次嗣的長嗣之名方能作為當事者改名為某某之祖父母的依據。

[3]普悠瑪與巴布麓的‘b’在其他部落發音為‘v’,例如Takubakuban在其他部落唸成Takuvakuvan,又如bangsaranvangsaran(晉升為可婚級的男子)等。為行文方便,除非有明確指稱,文中概以多數使用的情形書寫,如Takuvakuvan。至於用語有明顯不同者,如普悠瑪與巴布麓指稱剛舉行成年禮的青年為miyabetan,其餘部落稱之為valisen,則以miyabetan/valisen並列方式書寫。

[4]蛸島直(19971999)是少數注意到卑南族親從子名以及忌諱稱呼本名的學者。不過,他在建和的研究主要是討論卑南族複數個人名字及其命名、改名等層面,並未提及個人名制隨生命過程更改一事。詳見第三節。

[5]筆者感謝下賓朗族人多年來的協助,也謝謝如今已逝的曾旭霖與孫春美夫婦在當時提供住處。

[6]阿美人有襲名制的特徵,名字通常來自仍健在的長者,例如:(外)祖父母、父母同胞,但禁止與父或母同名。也因為這樣的習俗,不乏同部落相同名字者。

[7]卑南族與阿美族雖然都有會所制度,卻有明顯的差異。阿美族為「年齡組制」(age set system),成年禮是以「組」為晉升單位,「組」及「組名」的集體性是個人社會身份的重要基礎;反之,卑南族為「年齡級制」(age grade system),雖有老人、青年、少年等階段之別,但是成年禮的舉行是以個人為單位,也沒有組名(陳文德1990)。就筆者所知,卡地布的情形比較特別,他們類似阿美族每三年舉行成年禮,但沒有組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卑南學研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