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流動的「界」:以當代卑南族傳統織布技藝傳承現象為例

余明旂(Semuenuq Paljaljumaq[1]、張至善[2]

本文以當代卑南族織布技藝傳承為主題,以一位卑南族傳統織布老師檢選不同傳藝徒弟的現象為例;發現現代傳習織布技藝時,傳授對象的選擇是隨著各種社會、人群關係所界定。當代傳授者決定誰可以傳習「卑南族傳統織布」技藝時所考量的因素含有部落邊界、族群辨識等關係。授藝者對於「部落」、「族群」邊界的認知是流動的,什麼人可以是「我群」或「自己人」,進而被接受得以傳授織布技藝,這樣的認知標準是由文化變遷、區域歷史經驗、血緣及婚姻關係等作用交織而成,形成各種流動的「界」。

 

關鍵詞:當代、卑南族、織布、人群關係

 

一、前言

「文化傳承」是當代原住民社會中十分重視的課題,藉由文化的傳承,原住民的文化傳統得以繼續隨著時代推移而延續。而當代的社會中,文化傳承的樣貌是否已經有了新的變化?

temnum與繡meleutr是卑南族製作傳統禮服中的二大主要技藝,其中繡係於1950年代後期顯著發展的。有別於繡,目前卑南族仍進行織布的藝師極為稀少,織布技藝傳承面臨斷裂的景況。本文試圖探索當代織布技藝傳承的現況,並討論因應織布技藝斷裂危機下,出現男性織者的現象觀察與分析。

這篇文章所使用的田野資料主要來自於2013年下賓朗和建和部落這兩個卑南族聚落所收集到的資料。2013年的秋天,我隨同報導人Q至下賓朗部落拜師,報導人Q為居住於建和部落的男性,他本身的身份認同為排灣族,由於對編織有強烈的興趣和愛好,他想學習織布的技藝,經過打聽,得知下賓朗部落還有老師會卑南族的夾織技藝,便前往拜師,拜師前,先去拜訪了遠親,並請託代為引見老師,在當下,織布老師便同意傳授並約定好學習的時間,算是正式拜師成功。接下來,筆者在查詢相關的卑南族織布研究資料時,看到陳文德老師2004的文章,才發現原來卑南族傳統織布是項特別的技藝,並非一般的工藝技能,尤其是當看到男子去觸碰織布的機具是嚴重的禁忌,遑論去學習。這引發了我的第一個問題意識:「為什麼老師會接納一個男性學習織布?」因此進行了後續的訪談和研究,包括其他習藝者的傳習背景探討。本文撰寫時,為了顧及倫理要求以保護相關當事人,人名皆以代號表示。

以下的章節安排,首先將簡介卑南族的地理分布以及社會與文化特徵等,以及織布這項技藝中幾點特殊的屬性。接下來則進入這篇文章的主題,透過本案例中的一些跨界流動特點,進行討論。將重點聚焦在本案例中各種流動「界線」的現象,以及可能原因的討論。最後,我將試著透過這個案例,來呈現當代的文化傳承樣貌。驅動著當代原住民社會文化傳承的力量是什麼?達成了什麼?或改變了什麼?也對當今研究者對於文化傳承的詮釋存有著哪些缺失?並檢視所謂族群工藝、族群認同的想法在當今社會的可能樣貌。

二、卑南族

卑南族是臺灣南島語族的一支,總人口數共一萬餘人。今日的卑南族共有知本、建和、利嘉、泰安、龍過脈、初鹿、上賓朗、下賓朗、南王及寶桑等十個聚落,主要分布地點在臺東平原北邊和臺東縱谷以南沿中央山脈東側(圖1)。此地區向來就是多種族群接觸與交會的區域,因此居住的人群與文化亦呈現複雜的面貌。卑南族早期的婚姻方式多為丈夫婚入妻家,男性的會所制度及年齡組織亦為其特色,呈現出年齡階序嚴謹分明的社會組織。雖然今日當地的生計方式已不再以農業為主,但環繞著小米種作的歲時祭儀仍持續地舉行,尤以夏天舉行的小米感恩祭及冬天的大獵祭最為重要(陳文德 20103)。

「卑南」 之名是取自此本族八大社中最強盛的卑南社(Puyuma)。其雖受鄰近的阿美、布農及漢人的影響,依然保存著獨特的文化風貌。卑南族傳統的猴祭、大獵祭多在年底開始持續至跨年,合稱為「年祭」。另近十年來於各部落輪流舉辦「聯合年祭」,使得原已失落的舊俗因著儀式的復甦而凝聚了族人的向心力。而卑南族織布色彩、圖案繁複多變化,已成為獨樹一格的特色。

圖1:卑南族聚落分布圖(圖片來源:陳文德 2010:2

三、由一位男性學習卑南族傳統織布技藝案例談起

2013年秋天,一位排灣族男性Q君,至下賓朗部落拜S老師為師,想學習卑南族的織布技藝。在Q君遠親的引介下,S老師同意了教授高機的夾織技法,幾個月後,Q君向老師表示也想傳承卑南族地機的織法,S老師也同意了,經過一年,Q君已能織出傳統的卑南族夾織織布,除此之外,也應用所學,開始織其他圖紋的布,設計新的圖樣和配色

(一)卑南族的織布技法

夾織:在織布的過程中,卑南婦女大都也用色線夾入(夾織)、綴珠和刺繡等技術,以形成多樣的風格。卑南族的夾織色彩鮮艷明亮,除了主要的紅色線夾織外,任何鮮亮的顏色都可和紅色線配成圖案;以菱形紋圖樣為主是卑南族織布的特色圖樣,邊緣加上三角形、鋸齒狀、直紋、方格紋等。

根據S老師所言:過去學織布都是觀摩族中長輩操作,並沒有教本,也沒有畫在紙上的圖樣。織布時只能憑著記憶,穿引不同顏色的緯紗線材。卑南族的傳統織布,是用垂直紡軸,織機則是水平背帶。紡織時用兩根木柱插在地上,拌住經線板,而把夾布板綁在腰際,坐在地上紡織一坐往往好幾個鐘頭,需要專心和耐心。

(二)織布的文化脈絡與學習性質

有一則關於織布的神話,說卑南族拿麻線織布則學自鳥叫的啟示:遠古時候卑南族有兩個女孩,一個叫biyago,一個叫kudayiau,兩人是要好的朋友,一日她們拿東西去會所時,聽見鳥叫:「拿麻線織布,要打緊布及搖動線絖。」於是便依著鳥聲,去學織布,成為卑南族最早會織布之人。

織布的傳統(相對於繡)是具強烈象徵意涵的技藝,織布的學習性質與學習祭儀類似,例如學習「竹占」或學習成為巫師(祭師)一樣,是與祖先傳承有著密切關係,織布不但技藝源自於祖先,也有許多禁忌規範顯示出其宗教性特徵,並且與部落的界定與規範密切相關。

        陳文德(200477)提及從織布的起源、織布之前通知神祇、織布過程應該遵守的禁忌,以及織好成品後舉行獻祭等等層面來看,織布不但涉及一套與祖先有關 的「傳統知識」,同時也呈現出織布本身就是一種「宗教性」技藝的特徵。……………………………..(以下省略,全文詳見將出版之卑南學彙編第二輯。)

 

四、本案例中的跨界現象

五、討論

六、小結

 


[1]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生(卑南X排灣族)。

[2] 通訊作者。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woods@nmp.gov.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卑南學研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