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象徵與界限

王勁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部落護神石tinuwadrekalr及防衛門salikidr乃是巴布麓卑南人所設置的部落象徵及界限,具有保護部落居民的功能與意涵,同時也是舉行重要歲時祭儀的場所。創立於日治時期的巴布麓部落,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歷經天災水患、土地變賣流失、外族大量移入、原權意識抬頭及文化復振等時代性的變遷,也面臨區域性的重組與再結構問題。本文透過tinuwadrekalrsalikidr在形式、空間位置及祭祀方式的階段性轉變,分析說明巴布麓卑南人如何面對社會生活的變遷,並在異質化及多元化的區域情境下進行其部落意識建構。

關鍵字:族群關係、文化變遷、區域社會、卑南族、巴布麓

一、前言

在歷來的卑南族研究文獻中,會所制度(包含男性年齡階層組織)及祖靈屋karamaan是經常受到外界所關注的重要文化特徵(石磊 1985;宋龍生 1965;洪秀桂 1981;陳文德 2009)。相對之下,部落護神石tinuwadrekalr及部落邊界的防衛門salikidr則較少被提及,相關的研究資料(王勁之 2008:50-55, 81-83;陳文德 2001:209-215, 2002:56)至今仍相當有限。

據筆者所知,部落護神石tinuwadrekalr及邊界防衛門salikidr可見於卑南族的普悠瑪(Puyuma;亦稱南王)及巴布麓(Papulu;亦稱寶桑)兩個部落。tinuwadrekalr的外觀是一塊立石,其字根drekalr是「部落」之意。tuwa是「做」,插入中綴〈-in-〉則表示「完成」,tinuwa的含意為「由人所製造出來的」。因此tinuwadrekalr的意思是指「已由人所建立了部落」。本文依其外觀或當地族人常用的翻譯,將tinuwadrekalr稱為「部落護神石」或「部落守護神」。salikidr是指家戶庭院的「門」;位於部落各個方位的邊界立石,同樣也稱為salikidr。因可阻擋不好的事物進入部落,本文中將其翻譯為「防衛門」;或以「邊界」或「界門」來指稱salikidr

每年接近歲末的時刻,部落的族人會前往護神石tinuwadrekalr及邊界防衛門salikidr舉行歲時祭儀,稱為pupaaw∕pusebersemalikidr。本文以卑南族巴布麓部落的情況為例,說明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部落的象徵(tinuwadrekalr)與界限(salikidr)因應著區域環境及社會文化的變遷,而在形式外觀、空間位置及歲時祭儀上,呈現出不同的建構與面貌。

二、卑南族巴布麓部落的tinuwadrekalrsalikidr

巴布麓部落的創立及歷史發展過程

卑南族巴布麓部落是在日治昭和年間由卑南社(Hinan Puyuma)所分出的一個新聚落。這些移居的卑南族人最初是落腳在臺灣總督府臺東醫院(現為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附近。當時周圍也有一些從馬蘭社遷來的阿美族住戶。

昭和六年至昭和七年(1932—1933),這些卑南族與阿美族的住戶在日治政府的驅離及安排下,轉至市區北側的卑南大溪河床地開墾及定居,共組成為北町新社。社內設有一座共用的成年會所(palakuwan),並舉行部落性的歲時祭儀。當時阿美人取消了豐年祭kiluma'an,改為參加卑南人的大獵祭mangayaw

國民政府來臺後,設置成年會所的公共空間土地被政府所徵收。北町新社內部的兩個族群也各自獨立。東半區成為阿美族的巴布頌(亦稱四維)部落,西半區則成為卑南族的巴布麓部落。依現今的行政區域劃分,巴布頌位於臺東市四維里。巴布麓的主要範圍則在寶桑里境內,但有一小部分跨越至四維里西側。

民國四0年代初期,巴布麓的住戶仍以卑南人為主,鮮少有外族住戶遷入。但隨著臺東市區的發展,有些族人開始變賣土地,其中也有不少是因經濟因素而將住家出售的情況。隨著這些卑南族住戶的遷出,外族住戶也開始陸續移入。民國七0年代初期,巴布麓已成為一個多族群混居的聚落。今日(2015)卑南族的住戶僅存三十餘戶,人口約為百人。在當地已是少數族群(王勁之 2008:14-17)。

雖然因土地被徵收而長期欠缺成年會所及部落公共空間,但巴布麓卑南人的歲時祭儀並未因此而瓦解。已遷離巴布麓的族人們,也多半仍會回來參與部落的活動及祭儀,並藉此持續維繫著自身的部落成員身分。解嚴之後,族人多次要求政府歸還成人會所用地。最後終於在民國八十四年(1995)取回了土地的使用權,巴布麓卑南人也在九十二年(2003)再度重建了成年會所。

  1. 部落護神石tinuwadrekalr與防衛門salikidr

    日治昭和七年(1933),由卑南族人與阿美族人所合組的北町新社創立時,是由卑南族的陳德基(Insin)擔任頭目。祭師Sulangan(亦為卑南族人)則在自己的居處附近,為北町新社設立了部落護神石tinuwadrekalr(據說是由南王的Raera所分出)。同時也在北町新社的四個邊界立起防衛門salikidr

    民國八0年代中期,部落護神石tinuwadrekalr的原址周圍發展為屋宇林立的狀態,不便於族人進行祭儀及維護環境。久而久之,tinuwadrekalr甚至已逐漸被族人所淡忘。直到民國九十八年(2009)遷移至成人會所旁邊的現址之後,tinuwadrekalr才又再度受到重視,成為部落性的集體傳統信仰中心。另一方面,位於部落各個邊界的幾處防衛門(salikidr)則隨著部落的範圍改變,位置曾經過多次的調整變動,最後陸續被廢止。

     

  2. 幾則相關的傳說

    巴布麓卑南人深信部落守護神tinuwadrekalr及防衛門salikidr具有保護報落的靈力,部落中流傳的幾則口碑,至今仍為族人們所津津樂道。

    1. 設立tinuwadrekalr的祭師Sulangan施法退洪

      北町新社的位置,鄰近於卑南大溪的出海口,早期經常遭受水患。有一年,北町新社東半部的阿美族人發現溪水又開始暴漲,便趕緊去通知設立部落護神石tinuwadrekalr的祭師Sulangan。當時Sulangan年事已高,由這位阿美族人背負著前往大溪旁施法,最後洪水果然因而消退,沒有危害到部落。

    2. tinuwadrekalr守護部落,不被美軍的炮彈轟炸

      日治時期美軍曾經多次轟炸臺東市區,但部落中都沒有傳出任何災情。族人認為這是因為部落有護神石tinuwadrekalr的守護,所以轟炸的炮彈至多落在部落外圍(現今臺東女中的校園內),從來不曾落在部落之中。

    3. 漢人的神轎無法通過防衛門

      過去漢人舉行元宵廟會活動時,遊街的神轎行經部落南邊的防衛門(salikidr)時,經常會發生起乩的情形而無法順利通過。卑南族人認為這是受到防衛門神靈的阻擋。遇到這種情況時,便央請陳德基頭目(兼祭師)前來與神靈溝通,漢人神轎才能順利經過。這種情況屢次出現,因此附近的漢人都知道巴布麓的神靈力量強大。

    4.  

       

      三、歲時祭儀pubaaw∕pusebersemalikidr

      在部落護神石tinuwadrekalr舉行的歲時祭儀稱為pubaaw(「更新」)或puseber(「再生」),舉行時也會在象徵部落邊界的防衛門salikidr施行拒邪儀式semalikidrpubaawpuseber的字根分別為baaw(「活」)及seber(「作物的枝芽」),前綴pu-為「使其……」之意。因此,每年舉行pubaaw∕puseber儀式是讓部落守護石tinuwadrekalr及防衛門salikidr復興活化,而得以守護部落及其住民。

      巴布麓舉行這項歲時祭儀的時間並不一定,曾有一段時期甚至不是每年都會舉行。依筆者的參加經驗,該儀式的舉行時間都在下半年度,而且一定會在歲末舉行大獵祭mangayaw之前完成。以下將以民國九十六年(2007)的情況為例,描述該項祭儀的儀式過程。

  1. 儀式的意義及參加祭祀人員

    在民國九十六年九月中旬召開的部落會議中,族人討論了舉行pubaaw∕pusebersemalikidr的相關議題。部落會議主席向族人們說:

    部落年度祈福祭祀活動(指pubaaw∕puseber)是我們部落傳統的歲時祭儀,舉行的目的是消除過去一年來部落內部的種種不順利與不愉快,也藉此祈求避免災害,並阻隔不好的事物進入部落。今年部落內也有幾位長老們相繼過世,因此我們將透過此儀式為部落祈福,以求祛除霉運、也祈求一切平安。

    現在我們舉行pubaaw儀式時,都是只有老人家在做(儀式),沒有通知社區的居民,連我們自己的族人也不太清楚舉行的時間。

    我認為pubaaw是整個社區的祈福活動,所以建議這次可以嘗試去邀請住在社區內的非卑南族人也共同參與這個活動。我們可以先製作通知單來說明儀式的意義與流程,然後發給社區內的所有住戶參考。……..(以下省略,全文詳見出版之卑南學彙編第二輯。)

四、不同時代的變化及比較

五、部落的象徵與界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卑南學研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